大量行業提醒都在告訴我們,VR內容創業的風口來臨。而游戲,影視等內容,一方面熱度極高,漸漸興起,另一方面,技術效果其實還不能滿足用戶。
VR內容還有什么機會值得大家去把握呢?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注:本文轉載自智東西。
我們可以轉換一下思路,在很多VR已經鋪墊了比較長時間的領域看看前景,當然他們很多都是to B的,比如地產,旅游。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教育。
今天推薦的報告來自海通證券,報告從VR產業和教育培訓產業兩個方向切入,同時考量了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以及教育花費比例,還介紹了中美VR教育發展現狀的對比。
以下是關鍵要點。
1.首先來看一下VR全產業鏈結構圖,從硬件設備,到應用平臺,再到內容制作,VR將會撐起的,無論是舊模式的移植,還是新模式的孕育,都會遠遠超出單一行業所能波及的市場價值。VR最早應用于2B領域,教育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隨著國內相關的 VR 的服務設施也正逐步完善,技術層次逐漸通關,VR 在跨教育行業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前景光明。
2.VR投入到教育產品主要有五大類應用:
(1)營造虛擬學習環境;
(2)構建虛擬實訓基地;
(3)開發虛擬學習伙伴;
(4)仿真虛擬校園;
(5)體驗虛擬實驗。
3.我國學生群體龐大,以國內學校與在讀學生數為例,教育部統計我國目前共有 15833 所中高職學校,267300 所中小學校,2529 所普通高校,295所成人高校, 456所民辦高校,學生總人數1億6236萬人,全國職業技術培訓機構10.51萬所,非學歷教育達 4613.67 萬人。
4.我國居民 2014 年我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7 元,同比增長 10.1%,其中,城鎮居民 renunciation 可支配收入 28844 元,同比增長 9%。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長,已由 2000 年的 6280 元增加到 2014 年 28843 元,年復合增長率 11.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使得家庭有意愿且有能力負擔公立基礎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
5.2015 年我國 48.8%的家庭每月教育支出達 500 元以上,即年教育支出在 6000 元以上的占比近一半,其中更有 29%的家庭每年的教育支出在 10000 元以上。
6.隨著收入的提高,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對子女的教育進行高投入的人群占比更多。家庭月收入 5000 元以下的僅有15%的家庭月教育支出在 1000 元以上,月收入 15000-20000 元的家庭有 40%的家庭月教育支出達到了 1000 元以上;而月收入在 30000 元以上的家庭中,有 57%月教育支出在 1000 元以上,其中更有 38%的家庭每月為子女教育投入 2000 元以上。很明顯,家庭對子女教育投入和重視程度是隨著收入不斷提高的。
7.國家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尤其是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近年來,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
(1)2015年3月《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以“三通兩平臺”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完善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擴大實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育信息化宣傳力度。
(2)2014年11月《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案》 :
到 2015 年,全國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全覆蓋,其中寬帶接入比例達 50%以上,擁有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到 2017 年,全國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接入,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完善,有條件的農村學校班均出口帶寬應不小于 2M,城鎮學校班均出口帶寬應不小于 4M,義務教育階段城鎮和農村學校多媒體教室比例分別達 80%以上和 50%以上。
(3)2013年5月《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幾項重點工作的通知》 :
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堅持應用導向和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各方面(尤其是企業)參與教育信息化的積極性,加快落實進度,形成階段亮點,切實體現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視,使廣大基層學校與師生實實在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4)2013年3月《全國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運行管理規范》 :
系統分兩期建設。一期重點實現數據采集、查詢、統計、項目數據直報等功能,滿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日常業務管理和學前教育重大項目監管的數據需求;下發單機版數據采集系統軟件,為一期系統采集學前教育基礎數據。二期重點增強系統業務管理、數據分析和服務等功能,實現學前教育機構級用戶在網上直報動態基礎數據功能。
(5)2012年3月《 教 育 信 息 化 十 年 發 展 規 劃(2011-2020年)》 :
縮小基礎教育數字鴻溝,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整合信息資源,提高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建設信息化公共支撐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隊伍建設,增強信息化應用與服務能力;創新體制機制,實現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
8.目前關于 VR+教育的構想和實現,國內已經有不少機構與企業正在嘗試,VR 的介入做到了過去很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目前,國內 VR 公司雖然多,但切入的領域依然是游戲和影視,相較于國外,布局教育 VR的公司基數小。究其原因,綜合國內外VR 發展歷程來看,國內 VR 依然在硬件和技術方面落后于國外,大部分國內 VR 軟硬件技術尚未成熟,用戶體驗不好,使得教育 VR 難以一時間大規模應用與普及。
國內幾家主要的VR教育團隊和公司包括:
(1)網龍華漁教育:合伙ARHT Media,研發出101 VR沉浸教室、101 VR創客教室、VR全景體驗等。
(2)幻宇科技: 與云南教育局達成合作,提供幻宇VR一體機設備,搭建國內最大虛擬現實教學系統。
(3)龍圖教育: VR/AR產業化教育課程體系。
(4)樂視網教育中心: 合作新東方,實現英語課堂VR教學。
(5)微視酷科技:自主研發了IES沉浸式課堂系統。
9.美國的在線教育由州政府組織成立的州立虛擬學校為主,學生通過網絡在線學習相應課程,只要修滿相應的學分即可升級最終取得相應學位。根據《KEEPING PACE WITH K-12 DIGITAL LEARNING 2014》的數據顯示,州立虛擬學校已經在 26 個州為 74 萬人提供在線教學服務,達到在校人數的 13%,佛羅里達州虛擬學校的學習人數甚至達到 48%。完全網絡教學的虛擬學校已成規模,教學信息化程度非常高。2013-2014 學年美國有 25個州擁有州立虛擬網絡學校。憑借著互聯網強大的傳播能力,原有的時空限制被打破,開放性的內容不斷增多。
10.VR教育產業中美對比:對比的意義更多的體現在“我們可以學什么?”“新興的行業有多大發展空間?”
(1)發展現狀 :
中國處于發展上升期,教育類產品發展不多,代表有3D互動教學系統和飛行仿真實訓系統等;
美國則發展迅速,技術領先。代表產品有虛擬仿真校園和圣安東尼奧聯合基地等。
(2)政策:
中國開始重視其發展,結合教育信息化股利政策出臺相對較晚;
美國投入大量資金,早在1993年起步,支持三屆總統推出重點發展方案。
(3)技術:
中國起步較晚,技術發展尚不充分,用戶體驗不足;
美國技術世界領先,接近已經通關。
(4)教育應用:
中國應用面不寬泛,目前仍主要用于游戲和影視方面,教育方面投入使用少;
美國運用廣泛,許多高校與培訓在在研究和投入大量使用。
(5)未來發展:
中國結合教育產業,未來打通技術關卡,擴大推廣規模,應用前景良好;
美國優勢明顯,發展領先,產品遍布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