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

服務熱線:400-968-1728
今天是 2023年03月02日 08時44分03秒

專業發展室

拖垮課堂效率的這9個教學陷阱,老師一定要注意!

時間:2021-12-10人氣:

細節見功夫深淺!這9種教學陷阱,老師不妨對照一下,注意避免哦!


1不等學生坐好就開講


有的教師看似“惜時如金”,離上課鈴響還有近兩分鐘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講臺,在師生互相問好后,學生顯然還沒有坐好,教室里還響著挪動凳子和翻找課本的嘈雜的聲音,教師的課已經開講了,于是教師的導課就在接踵而至的上課鈴聲中過去了。

學生沒有被教師的導課內容所吸引,也就不明白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上課鈴聲是提醒學生集中精力正式開始上課的信號,代表著學生課前準備終結。但在鈴響前上課,學生坐不好就倉促上課容易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為上的忙亂,不利于學生盡快進入學習,也使教師精心準備和設計的精彩導課語言無的放矢,這將影響課堂的效果。


2沒等學生理解就提問


教師在講完新知識后,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就馬上提出問題。不等學生聽清問題、沒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時間就急于讓學生回答,是無效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果學生聽不清要求,聽不懂提出的問題,或沒來得及對已有知識進行信息的整合與提取,就起不到教師提問應有的檢查、反饋、矯正的作用。與其如此無效地“爭分奪秒”,倒不如學會耐心地等待。


等待可以讓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減少焦慮,等待可以催化學生的思維,弄清表達語言的邏輯性,等待可以使課堂更和諧、高效。


3發出無效的任務分配指令


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通常會向學生發出這樣的指令:“下面開始小組討論”,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前后左右的幾個同學簇擁在一起,熱熱鬧鬧地講了起來,有的人討論問題,有的人借機閑聊,一時間嘈雜聲四起。


這時教師或者是在一邊站著一動不動,或者是翻書看教案,或者是找一個凳子坐下來休息,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轉一圈。有的時候,學生的討論可能已經偏離主題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學生根本無從討論;可能由于操作失誤,導致學生無法討論等。


如此的小組討論,成了一種課堂的“裝飾”。教師認為有了討論就是好的課堂,并不在意學生是否真的在討論;討論是否深入、有效,不在意問題是否真的得到解決。


科學合理地分配任務,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不是一句空話,應該落實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上,應體現在教師用精準而有效的語言對課堂進行科學調控、指導上。


4一成不變的情緒激發


的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會這樣啟發學生:


“大家看××同學回答得怎么樣?”
“好!”同學們齊聲喊道。
教師在學生的聲音落下后說:“回答得這么好,還不來點掌聲?”
學生噼里啪啦的掌聲隨之響起。


“掌聲響起”這種形式已經較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課堂上。沒有遇到讓人驚嘆的問題,就提示學生鼓掌,無疑是耽誤教學時間。


假如某個教師喜歡這樣做,一個學期下來、一年下來,總共占用多少課堂時間?如果一次算作2分鐘,50名學生就是100分鐘。從另一個角度看,為學生“要掌聲”,與舞臺上演員向觀眾要掌聲有何不同呢?


尊重學生,表揚鼓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采取“要掌聲”的方式。


5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


代化的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有時也讓一些教師顧此失彼,讓先進的教學技術代替了必要的講授。一些教師把課件做得非常漂亮,圖片、音頻、視頻應有盡有,聲、光、電各顯神通,臺上臺下忙個不停。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使歷史事件得以重現,使巨大的空間距離縮小,用得好能有效促進教學的作用。


現在的課堂,多媒體的地位不知何時由“輔助方式”躍升到了“主宰”教師的高度。上課時,一些教師板書不寫了,該說的話、該讀的課文幾乎都被電腦取代了,應該學生想象、推理的內容也利用大屏幕展示出來了。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基本功很難看見,學生的想象空間、思維空間縮水了,教師激情四射的魅力也消失了。


實踐證明,不是什么樣的課、什么樣的教師都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師要把握“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對難點問題的突破、有利于發揮教學的優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怎樣使用多媒體還要看是否有利于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有怎樣熟悉的程度。否則,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不習慣先聽后講


傾聽是交流的基礎,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獲得重要信息的方法。但是一些教師習慣了“講”,而不習慣于“傾聽”。在學生分級討論時無所事事,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走神或心不在焉。


出現這種情況,教師發現不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方式,就起不到借鑒作用;如果教師對學生熱烈的討論置若罔聞,對學生在討論中的深入程度、觀點和思路的正確與否等不能了然于胸,則不能給予有效的指導。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來源于師生之間的有效傾聽。傾聽不僅僅是對對方的一種基本的禮貌、一種交流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方法。師生之間如果不形成相互傾聽的習慣,就會出現有效信息的損耗,會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7講評課上投機取巧


一些教師私下反映,最好上的課是復習階段的講評課,原因是不需要多么精心備課,只要有答案,就能上好。持這種看法的教師有兩個誤區,一是沒有真正懂得講評課的意義和作用,二是存在投機取巧的心理。


如果學生全會了還講,個別人不會的也講,則會造成時間的極大浪費。典型題目和一般題目都泛泛地講解,重點不突出,發散性不夠,這往往是講評課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講評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教師可以借助對典型題目的講評,及時梳理學生所學的知識并發現暴露出來的問題,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糾正。通過對典型題的講評,還可以讓學生掌握解題的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師不能把講評課變成對答案的機械行為。


8啞然于“自主學習”


的教師在導入新課以后,讓學生自主學習,“下面用5分鐘的時間看書”。這時,有的同學迅速翻開書本,拿起鋼筆,邊讀邊寫;有的自言自語地念叨;有的眼睛盯著書本,目光沒發生任何的移動;有的隨意翻動著課本,似乎沒有找到引起注意的地方;有的漸漸找到了睡覺的感覺,開始閉目垂首……時間就這樣流逝著,教師除了在講臺上來回走動幾次,沒有說話,也沒有和學生進行其他方式的交流。


這樣的“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明確的任務和具體的要求,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實際上成了“放任自流”,學生間的差距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會拉得越來越大。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勤于引導,科學指導,力求做到有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詳細的要求,還要注意觀察學生學習、情緒等精神狀態的變化,給出及時地、必要地指導,此外還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反饋,引導他們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9言無激情,課堂死氣沉沉


無可否認,激情的喪失使教學缺少了鮮明的個性,使課堂行為變得生硬、呆滯、死氣沉沉,使學生的活力得不到激發,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和課堂的質量。

如今的課堂,為教師充分施展個人才能和智慧、形成個性鮮明的教學特色提供了廣闊空間,教師在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的同時,也應該讓自己的個性張揚起來。


擅長說的說起來,擅長演的動起來,讓教師的智慧在課堂上肆意流淌,讓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焰,讓課堂教學在快樂和詩意中穿行。激情四溢,是教師對知識與能力的高度自信,更是教師永遠追求的一種職業精神。

網站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  

版權所有 地址:

技術支持:

菠菜广告投放平台,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信誉好的菠菜导航 平台不充值送彩金,555050注册大白菜,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 开户注册免费送体验金,老虎机娱乐平台28元彩金,免费白菜体验金论坛 注册领取体验金老虎机,7003菠菜导航网大全,论坛白菜大全网址b5888 新会员充值送彩金平台,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最新最齐的白菜网址 网赌送跳槽彩金大全,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注册会员送第一桶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