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將至,氣溫越來越低,除了新冠肺炎疫情,還有許多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悄悄的威脅著公眾健康。
12月3日,鄭州疾控發布健康提醒:提醒市民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做好秋冬季節常見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出血熱、細菌性痢疾、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傳染病的防控。市民平時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約10天(7~21天)。麻疹典型的臨床癥狀是口腔頰黏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占90%)。
預防提醒:
麻疹病人要早隔離,隔離期至出疹后5天。
保持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戶外暴曬被褥,室內用具用肥皂水繼用清水擦洗可消滅病毒。
加強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并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物;及時接種麻疹疫苗或是免疫球蛋白,保護易感人群。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腮腺腫大常為本病的首發體征,以腮腺發熱、腫脹、疼痛為主要癥狀,1-2天后,腮腺逐漸腫脹,從一側開始,然后逐漸累及另一側。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以獲得持久免疫力不會再次感染。
預防提醒:
病人應隔離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后3-5天。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洗手,多喝水,要堅持體育鍛煉,注意預防感冒。
可以接種腮腺炎疫苗或是免疫球蛋白。
肺結核
肺結核是長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慢性傳染病。其病原體為結核分枝桿菌,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致病性,人群普遍易感。
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入冬以后,特別是學校、托幼機構等人員比較集中的單位,如果房間通風不好,極易造成感染。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痰里帶血絲、胸悶、胸痛、午后低熱、夜間盜汗、全身無力、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等癥狀。
預防提醒:
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轄區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平時要勤洗手,多通風,不扎堆,不隨地吐痰。均衡營養多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者手肘掩住口鼻。外出、密集場所戴口罩。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范圍流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出現發熱、頭痛、干咳、咽喉干痛等癥狀。流感容易在秋冬季暴發,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老人、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屬于易感人群。
預防提醒: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同時,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流行期間如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并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水痘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的高發季節,這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15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水痘傳染性強,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
預防提醒:
及時接種水痘疫苗。一旦發現水痘,須馬上消毒隔離,隔離治療至皰疹全部結為干痂。從出疹期到結痂前不宜洗澡。對于較大水泡局部消毒后無菌抽取泡液再用藥。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引發的疾病,俗稱“冬季嘔吐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發季節,最常見癥狀是嘔吐和腹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腹瀉居多),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其主要通過接觸患者、感染者及隱性感染者傳播,也可通過吸入患者嘔吐物、排泄物產生的氣溶膠以及食用或飲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傳播。該病屬于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發病后無須治療,休息2~3天即可康復,少數患者因出現嚴重并發癥需要及時治療。
預防提醒:
一是飯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二是生熟食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三是食物徹底加熱燒熟,不食用生食品;
四是餐具和接觸即食食品的工(用)具要清洗、消毒;
五是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要及時掩閉覆蓋,病人吐瀉物和接觸的場所物品(如教室、宿舍、校車、廁所、衣物、地板、桌椅、餐廚具、污水等)要嚴格消毒,并開窗通風;六是病人應及時就診并隔離,癥狀消失后72小時后方可回校。照顧病人時應戴口罩,與病人使用的餐具等分開。